師資介紹:黎建球

黎建球

研究領域
形上學、知識論、倫理學、中西基礎哲學比較研究、生命哲學、哲學諮商

學 歷
輔仁大學哲學博士
輔仁大學哲學碩士
輔仁大學哲學學士

現 職
輔仁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
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院長

經 歷
輔仁大學校長(2004.2~2012.1)
財團法人生命教育基金會董事長(2003.11.01~2009.10.31)
輔仁大學專任教授兼教務長(1993.8~2000.7)
輔仁大學哲學系第六任系主任(1987.8~2000.7)
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(1978.8迄今)
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(1974.8~1978.7)
輔仁大學哲學系專任講師(1971.9~1974.7)

榮譽與獎勵
獲中華民國外交部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。(2012.2.21)
獲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聖諭冊封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勳銜(2006.12.27)

專 書
黎建球,《人生哲學》,臺北市:五南,2004。
黎建球,《中國百位哲學家》,臺北市:三民,2004。
黎建球主編,《第三個千禧年哲學的展望:基督宗教與中華文化交談會議論文集》,臺北縣新莊市:輔仁大 學,2002。
黎建球,《中國百位哲學家》,臺北市:東大,1999。
黎建球,《人生哲學問題叢錄》,臺北縣新莊市:輔仁大學,1998。
黎建球,《中國百位哲學家》,臺北市:東大,1992。
黎建球,《人生哲學講錄》,南投縣:臺灣省訓練團,1990。
黎建球,《人生問題叢錄》,南投縣:臺灣省訓練團,1989。
黎建球,《人生哲學》,臺北市:三民,1988。
黎建球,《人生哲學的形上基礎》,臺北縣新莊市:[撰者],1985。
鄔昆如、黎建球,《中西兩百位哲學家》,臺北市:東大,1978。
黎建球,《朱熹與多瑪斯形上思想的比較》,臺北市:臺灣商務, 1978。

期刊論文
黎建球,〈現代人的死亡焦慮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9卷12期總號463,2012年,頁5-16。
黎建球,〈以意義與價值為內容的哲學諮商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8卷1期總號440,2011年,頁3-18。
黎建球,〈哲學諮商的三項基本原則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7卷1期總號428,2010年,頁3-19。
黎建球,〈哲學的行動理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5卷1期總號404,2008年,頁3-18。
黎建球,〈創化與歷程中的行動理論--2007年「創化與歷程:中西對話」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論文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4卷6期總號397,2007年,頁5-9。
黎建球,〈C.I.S.A.理論的實踐與應用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4卷1期總號392,2007年,頁3-17。
黎建球,〈以整合的價值重建人文主義精神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3卷1期總號380,2006年,頁3-16。
黎建球,〈從儒家哲學中的超越觀看羅光主教的天人合一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2卷2期總號369,2005年,頁3-20。
黎建球,〈輔仁學派之哲學基礎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2卷1期總號368,2005年,頁3-21。
黎建球,〈教養文化中的人文精神〉,《學生事務》,43卷1期,2004年,頁4-11。
黎建球,〈哲學諮商專題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1卷1期總號356,2004年,頁1-2。
黎建球,〈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務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1卷1期總號356,2004年,頁3-21。
黎建球,〈儒家的王道思想:兼評杭亭頓《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》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0卷5期總號348,2003年,頁95-109。
黎建球,〈如何調整並規劃學生事務之組織架構及內涵〉,《學生事務》,42卷1期,2003年,頁2-5。
黎建球,〈全球化下的中國生命倫理議題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0卷1期總號344,2003年,頁3-17。
黎建球,〈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〉,《教育資料集刊》,26期,2001年,頁1-26。
黎建球,〈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〉,《教育資料與研究》,39期,2001年,頁1-5。
黎建球,〈普遍的人文主義精神--李振英教授的教育哲學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6卷10期總號305,1999年,頁914-930、997-998。
黎建球,〈「馬里旦與當代哲學」學術研討會會議總結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5卷4期總號287,1998年,頁392-396。
黎建球,〈儒家理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4卷11期總號282,1997年,頁1014-1026、1113。
黎建球,〈倫理與價值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2卷12期總號259,1995年,頁1064-1070。
黎建球,〈完型理論與倫理教育〉,《哲學論集》,28期,1995年,頁33-49。
黎建球,〈荀子的修身正本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1卷9期總號244,1994年,頁805-812。
黎建球,〈荀子的自然生死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1卷7期總號242,1994年,頁592-599。
黎建球,〈荀子的自然生死論〉,《哲學年刊》,10期,1994年,頁21-30。
黎建球,〈孫逸仙思想與倫理建設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9卷7期總號218,1992年,頁595-608。
黎建球,〈孫逸仙思想與倫理建設〉,《人文學報》,15期,1992年,頁1-16。
黎建球,〈以價值系統建立安身立命之基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9卷4期總號215,1992年,頁318-325。
黎建球,〈論語中孔子倫理思想的超越性與普遍性〉,《哲學年刊》,9期,1991年,頁91-102。
黎建球,〈儒學的現代化功能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8卷4期總號203,1991年,頁308-310。
黎建球,〈儒家生命哲學中的超越觀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8卷2/3總號201/202,1991年,頁119-127。
黎建球,〈中國的政治思想〉,《源遠學報》,1期,1988年,頁13-32。
黎建球,〈孔子生命哲學對現代的意義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5卷1期總號164,1988年,頁32-39。
黎建球,〈朱子理形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4卷6期總號157,1987年,頁2-12。
尹建中、黎建球、林帥月、謝海平、唐念華、詹美娟,〈迎接一季年輕:過一個充實而愉快的暑假〉,《幼獅月刊》,64卷1期總號403,1986年,頁20-33。
〈臺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3卷6期總號145,1986年,頁2-11。
黎建球,〈<人生哲學>﹝羅光﹞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2卷9期總號136,1985年,頁70-71。
黎建球,〈自由在哲學理念中的意義〉,《人文學報》,10期,1985年,頁17-24。
黎建球,〈時代青年應有的人生理想〉,《幼獅月刊》,59卷3期總號375,1984年,頁4-5。
黎建球,〈當代社會倫理與反倫理傾向評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0卷11期總號114,1983年,頁26-27。
黎建球,〈中國的政治理想〉,《江西文獻》,113期,1983年,頁20-31。
黎建球,〈人生目標與社會理想〉,《幼獅月刊》,57卷6期總號366,1983年,頁4-5。
黎建球,〈多瑪斯論有及其屬性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10卷4期總號107,1983年,頁14-21。
黎建球,〈中國的政治理想〉,《人文學報》,7期,1982年,頁43-56。
黎建球,〈談說話的藝術〉,《訓育研究》,21卷1期,1982年,頁25-27。
黎建球,〈三民主義方法論的討論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9卷1期,1982年,頁9-12。
黎建球,〈人生哲學--義與利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8卷11期,1981年,頁57-58。
黎建球,〈從論語中看孔子的天道思想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8卷9期,1981年,頁8-10。
黎建球,〈羅光總主教的人生哲學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8卷4期,1981年,頁13-21。
黎建球,〈文化建設與人生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6卷1期,1979年,頁29-31。
黎建球,〈人生的真相〉,《今日生活》,150期,1979年,頁5-7。
黎建球,〈朱熹的形上思想〉,《哲學論集》,10期,1977年,頁24-75。
黎建球,〈詩經與書經中的帝與天〉,《哲學論集》,5期,1975年,頁1-41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